用甲醛脫氫酶試劑盒快速篩查食品中甲醛殘留,核心是通過酶促反應顯色實現定性/半定量檢測,關鍵在于規范樣品前處理和嚴格遵循反應流程,整個過程通常可在1-2小時內完成。
一、前期準備:確保試劑與樣品符合檢測條件
正式操作前需做好材料核對與預處理,避免因準備不足影響檢測結果。
1、試劑檢查:確認甲醛脫氫酶試劑盒在有效期內,各組分(酶試劑、底物液、顯色劑、標準品)無變質、沉淀或漏液,且已按說明書要求復溶或平衡至室溫(通常20-25℃)。
2、樣品選取與均質:根據食品類型選取代表性樣品,固體樣品(如水產品、干貨)需粉碎后稱取1-5g,液體樣品(如飲料、浸泡液)直接移取1-2mL,加入試劑盒配套的提取液中,渦旋振蕩10-15分鐘,完成甲醛的初步提取。
3、離心與過濾:將提取后的樣品溶液放入離心機,以3000-5000rpm離心5-10分鐘,取上清液通過0.22μm濾膜過濾,去除雜質,避免干擾后續酶促反應。
二、核心操作:遵循“加樣-反應-顯色”三步流程
該環節需嚴格控制反應溫度和時間,確保酶促反應充分且結果穩定。
1、加樣操作:按照試劑盒說明書,在反應管中依次加入試劑。通常順序為:樣品上清液50-100μL、酶試劑20-30μL、底物液20-30μL,輕輕混勻后,在37℃恒溫水浴鍋中孵育15-20分鐘,讓甲醛與酶、底物充分反應。
2、顯色反應:孵育結束后,立即加入顯色劑50μL,再次混勻,繼續在37℃孵育5-10分鐘。此時,溶液會根據甲醛含量呈現不同顏色,甲醛含量越高,顏色越深(通常為藍色或紫色,具體以試劑盒說明為準)。
3、結果讀取:
- 定性篩查:將樣品反應管與試劑盒配套的標準品管(含不同濃度甲醛標準液)對比顏色,若樣品顏色深于空白管且接近某一濃度標準管,可初步判斷甲醛殘留量;若顏色與空白管無差異,則視為未檢出。
- 半定量估算:若試劑盒支持,可使用分光光度計在特定波長(如540nm或630nm)下測定吸光度,根據標準曲線計算樣品中甲醛的大致含量,快速判斷是否超出安全限值。
三、關鍵注意事項:規避影響結果準確性的風險點
操作中的細節把控直接決定篩查結果的可靠性,需重點關注以下3點:
1、避免交叉污染:加樣時使用一次性移液槍頭,不同樣品的反應管分開放置,提取和離心過程中避免樣品灑漏,防止外源甲醛污染樣品。
2、嚴格控制溫度與時間:酶促反應對溫度和時間敏感,水浴溫度需穩定在±0.5℃范圍內,孵育時間誤差不超過2分鐘,否則可能導致顯色過淺或過深,影響判斷。
3、樣品基質干擾處理:若檢測高脂肪、高蛋白質食品(如肉類、乳制品),需在提取步驟加入試劑盒配套的除雜試劑(如脫脂劑、蛋白沉淀劑),或通過稀釋樣品降低基質干擾,必要時做空白對照實驗驗證。